讀書會帶領人充電課程筆記分享

00.jpg 

第一次參加心靈環保讀書會帶領人種子培訓的初階及進階課程,是2006年的事了。輪流帶領當年政大暑假期間的讀書會之後,我立即加入新店共修處的讀書會,開始真正從中學習。今年五月,在因緣和合下,又和文山區其他帶領人一起共組了晨光讀書會。

這次的充電課程,對我而言,真是睽違了四年後的首次充電呢。課程的內容和之前的培訓課有些不同。以往的課以教導消化材料、提問設計與帶領技巧為主,強調心靈環保讀書會的「教育」、「關懷」功能,要求帶領人具備應有的職責與涵養;而本次課程安排,無疑的更具內在省思的意義,對有經驗的菩薩們而言,心靈上會獲得更寬廣的視野。戴老師「讀書讀心-在讀書會實踐四攝法」讓讀書會實際的運作更能和佛法的修行整合。辜老師「聽說,在心的深處相遇」,把讀書會視為廣義(哲學)諮商的場域,使讀書會的成員們在受支持的環境下,能自覺、自抉、自決於生命中遭逢的問題。

至於,如何和大家分享課程的內涵呢?我想,提供課程中筆記所記下的雪泥鴻爪,或許比我個人的感想,來得更合適。雖然,這不是一份完整的聽講記錄,但,確實是在聽課過程中,曾深深觸動我內心的部分。

 「讀書讀心-在讀書會實踐四攝法」:

藉讀書會達到出三界、無我的體會。以四攝法來帶領讀書會。

由十二因緣(及受的領納義)來說明,與人相處,要先捨棄意識形態,將「心存善去惡,達到純善,如此心才能平穩、不害怕,進而柔軟清淨,這才是修行的開始。

[布施]:布施掉自我的慣性執著,從堅持的我執放下,切記!這不是「我的」讀書會,而是大眾共同成長的團體。所有的事物都是因緣的產物,我們所要學習的,就是如何善用因緣,讓我們的心安住在純善,共同來提升人的品質。

[愛語]:在讀書會裡,絕不評論任何人,只表達自己的想法,唯有放下自我的意識形態,將心打開,邀請別人進入我的內心,才能真正傾聽、聽懂別人的話語、看到別人的優點,讚美並學習別人的優點,讓自己也變得更好,讓團體成長,成為淨土。

[利行]:舉例來說,如果某人的提問是我可以直接回答的;但,我如果延續他的議題,引導其他成員一起來思考回答,大家都能因此而獲益,則更好。

[同事]:讀書會不是知識成長的團體,也不是用來炫耀我們懂多少佛法;而是個共修的團體,大家在這裡共同學習。感恩所面臨的任何情境、任何人,感恩別人付出來容忍我,讓我能有這樣的成長。

「聽‧說,在心的深處相遇」:

語言是窗(否則,是牆),我們都希望自己是解語花,能理解彼此的話語裡所要表達的真正意思,聽懂您的心,讀懂我的話。

如果把讀書會視為諮商的場域,那麼讀書會的諮商模式將是理性、智性與感性的結合。諮商的本質是理性、智性的,但諮商的態度是同理、接納充滿溫暖的。

帶領人必須是一個好的敘事者,也是好的聆聽者。是陪伴支持者而不是指導者,能隨機制宜的協助他人了解自身處境的狀況,而不是替他做出判斷;預設立場、放下自己的偏見,包容不同的聲音,邀約、鼓舞當事人一起思考擴大視域。

哲學諮商雖是隨機制宜,但針對他人的敘述,可以「理解、分析、回應」三個通用的步驟進行:

用關鍵字的方式找出主要議題。

針對內容分析:對方的假設為何?信念為何?價值觀為何?

想一想怎麼回應比較好?(例如:是否有其他可行性,可以跳脫兩難的困境)

幫助當事人自己覺察(自覺)、自己抉擇(自抉)、自己做決定(自决),每個人都該為自己的生命負責。

晨光讀書會張麗姬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dmbookclu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